您所在位置:

血小板免疫学概要>内容>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及血清学概要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5日 来源:南宁输血医学研究所血小板免疫学网 阅读次数:

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这些抗原能通过输血、妊娠及药物等免疫因素而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病症,如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新生儿同种异体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AIT)、输血后紫癜(PTP)、被动性同种异体免疫血小板减少症(PAT)及移植相关同种异体免疫血小板减少症(TAAT)等。根据血小板表面血型抗原的分布情况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血小板相关性抗原,这类抗原是与其他细胞或组织共有的抗原,如ABH抗原、HLA-I类抗原及CD36等;另一类是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其主要存在于血小板膜的糖蛋白分子上,在其他组织细胞则很少存在。下面对血小板特异抗原(HPA)及血清学方面做一简要的介绍。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

1.1 目前发现的HPA

HPA主要分布于血小板膜糖蛋白复合物GPIIb/IIIaGPIa/IIaGPIb/IX/VCD109上。HPA由常染色体双等位共显性基因构成,其基因遗传多态性除HPA-14bw抗原是由于1 901-1 911位置上AAG 3个碱基缺失产生外,其他抗原均由于单核苷酸取代而产生,即单核苷酸多态性。1959 年第一个人类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被鉴定,至今由人血清免疫抗体已确定的HPA36个。按2003年血小板命名委员会PNC制定的HPA命名原则和认可新抗原的标准,目前除Moua抗原未达到命名要求外,其余35个血小板抗原已被正式命名(表1),其中12个抗原被归为6个双等位基因系统(HPA-1,-2,-3,-4,-5,-15),其余抗原未达到系统标准。

1.2 HPA 抗原国际命名原则及认可新抗原的标准

人类血小板抗原(HPA)命名系统在1990年被采用,于2003 年由国际输血协会(ISBT)和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ISTH)联合成立的血小板命名委员会(PNC),对该命名法进行再次修订,对HPA 进行了系统命名,建立命名原则和认可新抗原的标准。在此命名方式中,以HPA为字头,然后连接数字表示。在由个对偶抗原组成的遗传系统中,对偶基因分别用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字母代表其中基因频率大于50 %的等位基因,字母代表基因频率小于50 %的另一等位基因。如果某血小板抗原的对偶抗原尚未被发现,将给予暂时命名,在等位基因数字后加后缀表示,如HPA-6bw HPA-7bw 等。只有在个对偶抗原全被检测出来后,才能被称为系统。

对于HPA新抗原的认定,PNC 提出如下条标准:(1)必须阐明该同种抗原的遗传学基础,提供相应基因的基因组DNA 序列资料,或至少是cDNA 序列资料2)必须使用特异性蛋白免疫分析方法,阐明基因突变和相应蛋白之间的关联3)至少有个参比实验室证实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4)必须提供该抗原的群体资料,如果提供家系资料将更有价值5)应尽可能提供血样以建立细胞株。

1.3 HPA的分型

HPA表型分型,由于难以获得高质量,特异性的HPA抗血清,而且目前用于的HPA分型的可靠血清学试剂比较稀有,所以很难系统确定HPA表型型别。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对HPA的分型主要是进行基因分型,基因分型技术成熟,广泛被各实验室运用于基因型别的筛查和建立已知HPA基因型的血小板供者库。

目前用于HPA基因分型的方法有:①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PCR-SSP):由于其操作简便,耗时少,可在同一反应条件下实现多个HPA型别的分型,是目前HPA基因定型中最常用的技术;②测序技术(SBT):对DNA或基因进行碱基序列的测定,该法准确率高,可测定未知序列及对突变进行定位和鉴定;③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该法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相应位点扩增产物,不需探针杂交,但被测的HPA基因需有合适的限制性酶切位点,此方法较PCR-SSP 增加了内切酶水解步骤,如果酶解不完全将得错误结果。此外,并非每个HPA 等位基因都有适当的酶切点;④ TaqMan技术:是一种实时PCR技术,优点是敏感度高,可自动记录分析结果,但需要使用特殊的即时PCR 扩增仪以及某些荧光标记引物专利产品,费用较高。

 

2. 血小板特异性抗体

2.1-HPA抗体引起的疾病

-HPA抗体是同种血小板抗体,其产生与其他同种血小板抗体一样一般由输血、妊娠或骨髓移植等免疫刺激而产生。该抗体可引起的疾病主要有:(1) 新生儿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neonatal alloimmue thrombocytopenia,>)也称胎母同种免疫血小板减少症(feto-maternal alloimmune thrombocytopeniaFMAIT),母亲通过妊娠而被免疫,产生IgG同种抗体,通过胎盘破坏胎儿血小板。约有30%病例发生在初次妊娠,有既往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时复发,病情加重。该病病情变化大,许多病例为无症状的血小板减少,但超过10%的病例发生颅内出血及导致许多新生儿发生神经损害或死亡。在白种人中,8090%病例由抗-HPA-1a抗体引起,515%的病例由抗-HPA-5b抗体引起,余下的由其他HPA抗体引起。母亲也同样可能被HLA抗原免疫,但无证据证明HLA抗体可引起NAIT(2) 输血后紫癜(Post-transfusion purpuraPTP):该病主要发生于中年或老年妇女,患者之前曾通过妊娠或输血而被同种抗原免疫。大多数病例与抗-HPA-1a抗体有关;(3) 血小板输注无效症(Refractoriness to platelet transfusion, PTR):当患者随机输注ABO同型血小板两次后血小板计数无增长称之为PTR。大部分PTR并不是由免疫产生,然而,有26-71%长期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会产生HLA抗体,大约10%的患者同时具有HLA抗体和HPA抗体。目前仅有少量的相关小研究建立在HPA特异性抗体在这一临床病症发生中的作用,但最大的共同点是这些研究均为抗体对抗低频率同种抗原HPA-1b-5b-2b

2.2 血小板抗体的检测

目前较常用于HPA抗体检测的技术有:(1) Flow cytometry流式细胞术:该法多用于检测血小板输注效果和血小板交叉配型等,其缺点是不能区分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2) 混合被动红细胞凝集试验(MPHA):该法属于第二代血小板免疫学检测方法,多用于血小板交叉配血,其局限性是不能区分血小板抗体的特异性;(3) 血小板抗原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免疫固定检测技术(MAIPA):该技术及其改良法是目前血小板抗体检测的最广泛方法,该法敏感,能区分混合抗体,近年来,这一技术使我们发现了许多新的血小板抗原;(4) ELISA改良的抗原捕获ELISAMACE)。

              

               表1. PNC正式命名的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一览表

系统

抗原

曾用名

发现年代

糖蛋白

CD

疾病

HPA-1

HPA-1a

Zwa, PlA1

1959

GPIIIa

CD61

NAIT, PTP

HPA-1b

Zwb, PlA2

1961

NAIT, PTP

HPA-2

HPA-2a

Kob

1961

GPIbalpha

CD42b

NAIT

HPA-2b

Koa, Siba

1965

NAIT

HPA-3

HPA-3a

Baka, Leka

1980

GPIIb

CD41

NAIT, PTP

HPA-3b

Bakb

1988



NAIT, PTP

HPA-4

HPA-4a

Yukb, Pena

1985

GPIIIa

CD61

NAIT, PTP

HPA-4b

Yuka, Penb

1986



NAIT, PTP

HPA-5

HPA-5a

Brb, Zavb

1998

GPIa

CD49b

NAIT, PTP

HPA-5b

Bra, Zava, Hca

1989



NAIT, PTP


HPA-6bw

Caa, Tua

1993

GPIIIa

CD61

NAIT


HPA-7bw

Moa

1993

GPIIIa

CD61

NAIT


HPA-8bw

Sra

1990

GPIIIa

CD61

NAIT


HPA-9bw

Maxa

1995

GPIIb

CD41

NAIT


HPA10bw

Laa

1997

GPIIIa

CD61

NAIT


HPA11bw

Groa

1994

GPIIIa

CD61

NAIT


HPA12bw

Iya

1995

GPIbbeta

CD42c

NAIT


HPA13bw

Sita

1999

GPIa

CD49b

NAIT


HPA14bw

Oea

2002

GPIIIa

CD61

NAIT

HPA-15

HPA-15a

Govb

1990

CD109

CD109

NAIT, PTP

HPA-15b

Gova

1995



NAIT, PTP


HPA-16bw

Duva

2002

GPIIIa

CD61

NAIT


HPA-17bw

Vaa

1992

GPIIb/IIIa

CD61

NAIT


HPA-18bw

Caba

2009

GPIa

CD49b

NAIT


HPA-19bw

Sta

2009

GPIIIa

CD61

NAIT


HPA-20bw

Kno

2009

GPIIb

CD41

NAIT


HPA-21bw

Nos

2009

GPIIIa

CD61

NAIT


HPA-22bw

Sey

2012

GPIIb

CD41

NAIT


HPA-23bw

Hug

2012

GPIIIa

CD61

NAIT


HPA-24bw

Cab2a+

2011

GPIIb

CD41

NAIT


HPA-25bw

Swia

2011

GPIa

CD49b

NAIT


HPA-26bw

Seca

2012

GPIIIa

CD61

NAIT


HPA-27bw

Cab3a+

2013

GPIIb

CD41

NAIT


HPA-28bw

War

2013

GPIIb

CD41

NAIT


HPA-29bw

Khab

2015

GPIIIa

CD61

NAIT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 1992-2022  www.platelet-immunology.cn 版权所有 桂ICP备11001787号-2 公安备案号:45010702000752